大家知道,痛风多是由于高尿酸所致。但往往有些人体检中,发现尿酸偏高了却没有什么症状,也不痛,这是为什么?需不需要管呢?
尿酸高但无症状原因
尿酸是嘌呤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20%是外源性的,来自于我们所吃的食物,80%是内源性的,由机体自身代谢产生,如细胞凋亡。
高尿酸的诊断标准: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420umol/l即可诊断。
所谓的“无症状”,只是有的人单纯的血尿酸高,而没有发生诸如痛风、尿酸性肾结石、尿酸性肾病、痛风石等表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高尿酸的病史不长,体内多余的尿酸还没有足够多地沉积在关节、肾脏等组织上。
•尿酸的数值没有很高,尿酸的浓度还不会导致关节、肾脏等组织的损伤。这与个体耐受力也有关系。
•平时尿酸的波动幅度不是很大如果突然某一次饮酒或者高嘌呤的饮食导致尿酸短时间急剧增高,波动幅度增大,导致血和关节内的尿酸浓度差大,关节里面尿酸沉积多,就可能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无症状可能更“危险”
在查出尿酸高时,大多数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此时,九成人便不把它当回事了。但是,约10%的高尿酸人群,会导致痛风的发生。而部分的高尿酸人群,虽没有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此时,人们很容易忽视尿酸高的问题。
人们对高尿酸血症危害的认知主要源于痛风,大约有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而痛风一旦发作,关节会痛到让人怀疑人生。
但事实上,高尿酸血症不仅仅可能发展成痛风,还会导致其他疾病:
如果血尿酸长期居高不下,身体内会形成像盐一样的尿酸结晶,附着在肾脏细胞表面引起肾脏炎症,从而损伤肾脏血管,增加肾结石形成风险。
这些情况都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如果持续把血尿酸维持在低水平,能尽可能地避免肾脏损害、肾脏疾病。[1]
临床上约10%的高尿酸会发展为痛风,但无症状的高尿酸可能持续10~20年,这期间不仅会对膀胱、尿道、肝脏等泌尿系统组织或代谢器官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加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动脉硬化。
据统计,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增加15%~23%;女性冠心病的病死率增加30%,男性增加17%。总而言之,尿酸越高,则患病风险越大。
所以,一旦尿酸高了,不仅仅要防痛风,更要注意肾脏、心脑血管等健康。
日常如何降尿酸?
不是所有的高尿酸都会发生痛风、需要治疗。但尿酸异常,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至少提示我们,身体有问题了,需要重视。
坚持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是控制高尿酸血症的绝对基础措施。任何期望不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就把尿酸降下来的办法都是无稽之谈。如果你一边端着心爱的酒杯,一边问医生怎样治疗痛风才好,世界上医术最高明的医生都帮不到你。
坚持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主要包括:
•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避免饮酒,包括啤酒、白酒、红酒,任何含酒精的饮品都会促发痛风的发作;
•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的摄入;
•避免含糖饮料;
•限制食用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
•限制食用海鲜;
•限制过量摄入盐;
•鼓励食用蔬菜和低脂奶制品。
此外,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中草药是不错的降“酸”选择。例如薏苡仁可利水渗湿[2],菊苣可清肝利胆、利尿消肿[3],黄精可补气、健脾、润肺、益肾[4],枸杞子可滋补肝肾[4]。科学配伍,能起到降尿酸的作用。
0
换一换
0